小寒,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3個節氣,冬季的第5個節氣。小寒節氣的特點就是寒冷,但是卻還沒有冷到極致。冬至之后,冷空氣頻繁南下,氣溫持續降低,溫度在一年的小寒、大寒之際降到最低。
民諺:“小寒時處二三九,天寒地凍冷到抖”,這說明了小寒節氣的寒冷程度。
一:小寒飲食
小寒時節以進補為主,也是進補的最佳時節。
01羊肉
俗語說“三九補一冬,來年無病痛”,說的就是冬令食羊肉調養身體的做法。
日常生活中以羊肉湯最為常見,有的餐館還推出當歸生姜羊肉湯,一些傳統的冬令羊肉菜肴重現餐桌,再現了如皋寒冬食俗。
02臘八粥
飲食上“小寒”節氣中就有一重要的民俗就是吃“臘八粥”。
它是甘溫之品,有調脾胃、補中益氣、補氣養血、驅寒強身、生津止渴等功效。
03蘿卜
古人云“冬吃蘿卜,夏吃姜,不勞醫生開藥房”。
蘿卜還有“人參”之稱,可見,蘿卜在冬季的作用有多大。
二:小寒養生
01防寒·護頭部
小寒時節過后天氣會越變越冷,因此大家一定要注意保暖,尤其要注意頭部保暖,外出記得帶帽。
因為頭部是人體的神經中樞所在,并且頭為諸陽之會,所有的陽經都上達于頭部,重要性不言而喻。
02防燥·內服+外用
內服-除了多飲溫水之外,還應適量補充蛋白質及脂肪,如滋補湯品、牛奶、酸奶、各類粥品,將水分“鎖住”。
外用:可以使用加濕器。此外,還可以在暖氣片旁邊放置清水,或將干凈的濕布放在暖氣片上。
03防外感·常伸腰
小寒是風寒感冒多發的時節,一定要注意添衣保暖。冬季建議使用衛鷹加熱款衛潔墊,恒溫38℃加熱馬桶座圈,時刻溫暖你的柔軟。
除了注意保暖,還要多做肢體伸展運動,振奮陽氣,固表防感。此外,還可在每日洗臉后用雙手摩擦面部致生熱,可增強御寒能力。